close

1

《青梅竹馬》

結語:阿娟太美了。(喂,她不重要)
台北故事,底下小人物的悲歌。社會變化的無情面以及人性的黑暗冷漠面,使這部電影層層堆疊出那個年代獨有的味道。
想起那年想考電影系而準備的台灣電影史裡,讀到的台灣新電影浪潮,是傳統電影的革命轉變。

也使我想起當時看蔡明亮的《愛情萬歲》和今日楊德昌的《青梅竹馬》,都表現了當時8、90年代導演心中所觀察的台北物語。

此片《青梅竹馬》以劇情來說,相比前幾篇的觀後感。

這部《青梅竹馬》反倒是讓我無法一下就洋洋灑灑的寫下故事想表達的寓意,給我的啟發。
觀影的我比較像是跟著導演的鏡頭一窺當時人物的生活和悲歌。

就像別人家的事,你不熟悉也陌生,更沒有第三者能評論的空間。

而《青梅竹馬》電影中人物彼此的關係沒有太多著墨且模糊曖昧。

例如青梅竹馬的阿隆與阿貞的愛情,

阿隆和日本阿娟的關係,

阿貞和同事小柯的關係,

阿貞和父親、父親與母親之間等等,都處在模糊不明的地帶。

所以彼時的年代讓人難以感受劇本想勾起的情緒共鳴是什麼。

《青梅竹馬》電影裡有幾個橋段引我注意。
第一個是,阿貞對母親說「覺得阿隆和爸爸越來越像時」

母親回的則是一句平淡的「菜價又上漲」。

這樣的對話,不禁讓我去想,他們的家庭關係,以及家庭角色扮演下,各自所在意的世界是什麼。

第二個是,阿隆賭博,把車賭輸後,在黑暗無人的公路上想攔計程車,車經過他卻不停下的走了。

阿隆往前奔跑邊大叫,那場是一連串壓力的釋放宣洩,像在對所有悲歌不滿和生氣,它被跟不上城市的腳步拋下了。

第三個是,阿隆與阿貞最後在停電的屋子裡對話。

阿隆告訴阿貞,不論結婚或是去美國都不是萬靈丹,而希望只是一時的幻覺。

阿隆從口中說出現實,他終於看清楚自己以及和阿貞的問題,他們的隔閡都不是靠萬靈丹能解決的方式。

他還沒想好,他做錯了,他還沒釐清自己。

而這場昏暗中說出真心話的設計,是不是想表達在黑暗中反而更容易說出內心的想法。

就好比夜晚獨自在黑暗中,我們更看得清楚自己。

阿隆與阿貞,雖是青梅竹馬一同長大,但他們漸漸就像傳統與現代的化身,有了差距對比但又有不能分割的模糊情感。

電影《青梅竹馬》帶給我的另一個較明顯的感受則是美日文化影響與台灣之間的關係。
阿隆口中批判的—「美國不是萬靈丹。」

當時這樣的崇洋思想,對美國的憧憬,以及當時受美國與日本文化影響下的台灣社會變化的模樣。

《青梅竹馬》電影裡多處場景都有不經意的帶到或特別提出的設計。
如阿貞這樣崇洋的現代女性主義和傳統女性有所區別。

阿貞的妹妹哈日,喜歡日本廣告,嫁去美國的阿隆大姐,住在東京的阿娟,以及梅姐即將開設的美國電腦公司等等。
又或者是阿隆的進口車,日本的卡拉OK,舞廳、酒吧裡放的美國音樂、飛鏢,和街上的聖誕節氣氛,阿貞住處裝潢風格,髮型穿著等等。

再或者是天臺望去的那些廣告看板,這樣的「電影符號」處處都是。

除了能從《青梅竹馬》電影裡看見美日文化,也能感受到當時台灣對棒球的痴迷熱潮與看重程度。

尤以最後一場阿隆腦海裡的憶起棒球而笑。

他也曾經在少棒隊裡風光過,快樂過。如今的少棒隊也不如曾經的好,這也是曾經勝過現代的一點。

而阿隆最後點起的那根煙,他隨煙飄散而去了。他與一旁的廢棄物一樣被淘汰了。

就像社會變化下的不適者般遭受淘汰。他的笑像開心卻又讓人感到格外孤獨難過。

楊德昌當年上映這部《青梅竹馬》時,僅四天就下映,如今有機會看到數位修復版,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和佩服他的才華。
整體的電影美感和濾鏡色彩安排很有味道,值得細細品味。

好幾顆鏡頭都覺得能製成明信片了。

且多處利用光與影的鏡頭表現,讓畫面非常平衡且附心意,加上從門外看角色的鏡頭,裝電話和阿貞畫外音的影子鏡頭等等設計表現。

處處都看得見用心。讓我重新對那年代新電影浪潮的國片感到敬佩。

也開啟了想探究更多其它的國片佳作。

這部《青梅竹馬》的劇情心得變成其次,反而把它當成一部藝術片和一窺時代變化交替的觀察故事來參與其中。

翻開當年筆記下所寫的新浪潮電影裡,它的特色是:導演講究的不再是傳統的戲劇衝突與深刻對白。

反而是公平的處理影像、音樂、語言,並盡力去實驗—影音之間存在的藝術形式。

並相信觀眾是電影的主動詮釋與感受者,而非傳統被告知的受告知者。

屏除過度簡單,煽情的敘事手法,轉而追求更曖昧多臆,更貼近人生模糊灰色的經驗。

《青梅竹馬》便是這樣的形式表現。

楊德昌的才華了得,我喜歡。

此片值得再看第二次第三次來發現更多隱喻的鏡頭語言。

arrow
arrow

    wumumu無畝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